1. 语文知识
  2. 文学知识
  3. 文学常识(一)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

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庄子》

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孟子)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

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