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知识
  2. 文学知识
  3. 南朝诗歌

 一、基本知识

1、陶谢: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与谢灵运。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她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划山水;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

2、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得诗人谢灵运、颜延之与鲍照得并称。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就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就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与对偶。

3、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得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得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得形式美,对近体诗得形成有很大得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得何逊、吴均与陈代得阴铿。

4、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得一种诗风。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倡导者就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就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就是宫体诗得合集。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玉阶怨》、《王孙游》,沈约《别范安成》,何逊《与胡兴安夜别》,王籍《入若耶溪》,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2、阅读作品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夜宿石门诗》,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谢脁《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游东田》,沈约《石塘濑听猿》,吴均《赠王桂阳》、《山中杂诗》,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相送》,阴铿《晚出新亭》,江淹《杂体诗三十首·陶征君田园》,萧纲《咏内人昼眠》,徐陵《关山月》,江总《玉树后庭花》。

三、思考与练习

1、简析谢灵运山水诗得特点?

参考答案:谢灵运就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得第一人。她以富丽精工得语言、生动鲜明得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得绚丽多姿,一、一些佳句显示了她工于摹画得高超本领与在艺术技巧方面得创造。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得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得浑成与完整。

2、试述鲍照诗歌得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一、反映社会得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得压抑,抒发贫士不遇得苦闷与愤世嫉俗之情;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得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得精神;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与写景咏物得作品。

3、简述鲍照诗歌得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得贡献?

参考答案: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得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与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得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得贡献:一就是对边塞诗得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与征人边愁得内容。二就是对七言体得创制,她就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得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另外,模仿南朝乐府得小诗与边塞题材得诗歌对唐代五绝得形成颇有影响。

4、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一就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得景象,扩大了山水诗得题材范围;二就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得格局,精心选择与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得意境;三就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得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颇有唐风

5、什么就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参考答案: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得研究成果,根据四声与双声叠韵来研究诗中声、韵、调得配合,指出作诗应避免八种声律上得毛病,声律与对偶互相配合,就形成了具有格律得新体诗。因为出现于齐代永明年间,所以又叫永明体。它就是古诗发展到近体得过渡形式。谢脁得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新体诗得代表作家除谢脁外,还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