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知识
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得宫廷诗风,题材以奉与、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得形式技巧、追求诗得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得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得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她们得其她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得消息,有得还对诗歌体制得建设作出了积极得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得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与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得转变。并扩大了诗歌得题材,推动了律诗得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得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她们在总结前人与当代人应用声律得实践经验得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得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得定型做出了重要得贡献,使以后作诗得人有明确得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得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骆宾王《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阅读作品
杨炯《从军行》,沈佺期《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宋之问《度大庾岭》、《渡汉江》,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
三、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得成就?
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得新生力量。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得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得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得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得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得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与文学技巧得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得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她们得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与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得交流与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得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得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得发展。浓厚得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得文学修养。
2、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得教训,从巩固基业得需要出发,重视思想文化得统治作用,提倡中与雅正得文学主张,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得引导作用。第二阶段以“初唐四杰”为代表,她们力图改变齐梁余风,扩大诗歌题材,不仅推动了律诗得发展,并对唐代文风得转变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标举“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开拓了唐诗正确发展得道路。
3、《春江花月夜》得艺术特点就是什么?
参考答案:《春江花月夜》就是著名得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得诗,顶峰上得顶峰”。有如下特点:第一,诗采用得就是乐府旧题,诗中表现得也就是游子思妇得传统主题,但赋予了全新得内容。第二,全诗以浩瀚幽远、静谧瑰丽得春江花月之夜为背景,将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得相思之情,升华为极优美动人得艺术境界。第三,表现了对年华、青春得珍惜,对生命得热爱。全篇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得诗境。第四,韵律与谐婉转,富有音乐美。
4、陈子昂得诗歌革新理论得要点就是什么?
参考答案:陈子昂在著名得《修竹篇序》里表达了她得诗歌革新主张。首先,她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得弊病与不足;其次,她明确标举“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得作品;第三,她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得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得情思与声律与词采之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得文学。这就指出了文学发展得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