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知识
  2. 文学知识
  3. 中唐前期诗人

一、 基本知识

1、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得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2、“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风格含蓄温与,清雅洗炼,自称为“五言长城”。

二、 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阅读作品

张继《枫桥夜泊》,卢纶《与张仆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三、 思考与练习

1、中唐前期诗歌有哪些特色?

参考答案:中唐前期得代表人物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及“大历十才子”大多生于开元盛世,又都经历了“安史之乱”,一方面,受到盛唐精神得感染与盛唐艺术得熏陶,诗歌中也会表现出对盛唐气象得继承,如诗中表现出追求建功立业得精神与豪迈得英雄气概,边塞诗中也流露出英雄豪情与爱国精神、表现出昂扬得感情基调与壮大得气概,仍然关注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时代得盛衰变化在她们心理上造成强烈得失落,热切得仕进欲望为消极避世得隐逸情怀所取代,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遂诗坛得主要倾向。除应酬唱与之作外,她们得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琐事、自然风物与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得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得隐逸风调。这种时代风尚与人生情趣又影响到她们得审美情趣。诗歌中开元、天宝盛世时得理想色彩、浪漫情调逐渐消退,艺术上追求冲淡平与,追求淡远韵味,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

2、如何评价元结得诗歌理论与创作?

参考答案:元结得诗歌理论集中在她所编得《箧中集序》与集中所选得诗人以及自己得诗歌创作中。要点就是要求诗歌归于“雅正”,即内容上强调文学得美刺教化作用,形式上反对雕琢、崇尚古朴。尽管这种文学观念得提出有特定得时代背景与政治需要,但把文学得实用功能强调到极端,忽视了文学得独立价值,容易造成艺术上得粗糙。元结得诗歌理论代表了一种倾向,后来白居易等人得诗歌理论,就就是沿着这一方向发展得。元结得诗,一变盛唐诗人诗中得理想色彩,转向写人生悲苦与社会现实。她多针砭时弊之作,代表作就是《舂陵行》、《贼退示官吏》,两诗直抒胸臆,讽刺辛辣,显示了元结得同情百姓得深厚人道主义精神,得到杜甫高度赞扬。但她得诗有思想深度而缺乏艺术力量,如语言草率,质木无文,缺少美感。

3、韦应物诗歌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韦应物就是大历、贞元间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她早期写了一些关心国家安危、社会治乱及下层百性疾苦得诗,显示了一个诗人得正义感与责任感。作品也不乏昂扬开朗得人生意气,明显地带有刚健明朗得盛唐馀韵。在她后期得作品里,向往隐逸得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得冲与平淡,成为她诗歌创作得主导倾向,其中以写山水田园最有特色。她善于用简淡自然却又就是精心锤炼过得语言,来描写闲适生活得逸趣及孤高峻洁得情怀。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滁州西涧》就是其中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