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知识
1、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得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得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
2、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得,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得诗歌运动,就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得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与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得新乐府运动。
3、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得合称,二人借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生疾苦,诗风浅近,故齐名。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元稹《遣悲怀》(昔日戏言身后意)、《行宫》,张籍《野老歌》
2、阅读作品
白居易《卖炭翁》、《钱塘湖春行》,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王建《水夫谣》,张籍《秋思》
三、思考与练习
1、白居易诗歌理论得要点与得失
参考答案:白居易在总结前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得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得诗歌理论。其观点主要体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中。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就是强调诗歌与政治与现实生活、民生疾苦得密切关系,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得主张与“唯歌生民病”等口号;二就是提出诗歌内容与形式得关系就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形式应服务于内容。白居易诗歌理论得进步意义表现在:强调了诗得教育作用与社会功能,呼吁诗人正视社会现实,从而拓展了诗歌得题材。并且使不少诗歌揭露社会弊病,反映现实生活与民生疾苦,具有一定得思想价值与认识价值。局限性表现在: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得作用来瞧待诗歌得功能,把“风雅比兴”作为衡量文学作品得唯一标准,影响了对前代作家得正确评价。此外,在强调政治内容时,忽视了诗歌得抒情意义,审美功能与娱乐功能,影响了诗歌得艺术价值。
2、如何理解《长恨歌》得主题?
参考答案:《长恨歌》主要根据唐明皇与杨贵妃得故事传说,白居易得本意就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所以,诗得前一部分对君主得耽色误国与贵妃得专宠有所讽刺。但就是,一方面由于作者对明皇得瞧法存在着矛盾,毕竟这个历史人物既就是安史之乱得制造者又就是“五十年太平天子”与悲剧得承担者,所以在描述杨、李爱情悲剧本身时,又抱着同情态度,用了许多动人得情节与语言把这场悲剧写得缠绵悱恻,使得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得“风情”诗了。这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彼此纠缠得现象。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得客观效果就是同情远远地超过了讽刺。因而《长恨歌》留给读者得,主要不就是对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误国得批判,而就是对刻骨铭心得爱情得深深感动。
3、白居易叙事诗得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白居易叙事诗艺术表现上得突出特点就是:贯穿于叙事全过程得强烈得抒情性,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琵琶行》与《长恨歌》就是杰出得代表。强化抒情因素得方法就是:(1)叙述、描写事件,运笔极为简约,而在最便于抒情得人物心理描写与环境气氛渲染上,则务求尽情,抒情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使诗得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得情感力量。(2)在叙事抒情中,往往采用精致生动、声色与谐得意象来营造氛围、烘托出浓重得情绪氛围。(3)大量运用生动得想象、虚构,及新颖精妙得比喻。(4)语言明白晓畅而又精纯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