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知识
  2. 课文知识
  3.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大纲要求

1、识记本词的作者,背诵这首词。

2、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分析本词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的艺术手法,感受其沉郁中见豪壮的艺术风格。

4、简析典故在词中的含义。


1、作者与背诵

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其词题材广阔,多抒发爱国情怀、壮志难酬的愤懑,风格沉雄豪迈又不失细腻,有《稼轩长短句》传世。

全词背诵: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2、思想情感

本词是辛弃疾与好友陈亮(字同父)唱和之作,集中抒发了词人复杂而强烈的情感:

志同道合的友情:开篇以 “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自比与陈亮的相知相得,追忆 “我病君来高歌饮” 的相聚场景,尽显对这份超越世俗的友谊的珍视。

壮志难酬的愤懑:通过 “硬语盘空谁来听”“汗血盐车无人顾” 等句,控诉南宋朝廷对主战派的压制,抒发自身与友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

不灭的爱国豪情:即便身处逆境,仍以 “男儿到死心如铁” 明志,以 “看试手,补天裂” 的呐喊收尾,展现收复中原、重整山河的坚定信念,于沉郁中透出豪壮。

3、艺术手法与风格

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的结合:

上片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以叙事入笔,寥寥数语勾勒出与陈亮雪中痛饮的场景,画面感极强;紧接着 “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 则直抒胸臆,嘲讽世俗对富贵的追捧,悲叹壮志无人理解,情景交融,情感递进自然。

下片 “正目断、关河路绝” 写景,暗喻收复中原的道路被阻断;随后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直抒胸臆,将爱国激情推向高潮,景为情设,情由景生。

沉郁中见豪壮的风格:词中 “老大那堪说”“关河路绝” 等句流露岁月蹉跎、理想受阻的沉郁;但 “笑富贵”“心如铁”“补天裂” 等句又以豪迈之语打破消沉,于悲愤中透出不屈的力量,形成 “沉郁顿挫” 与 “慷慨激昂” 的交织,尽显稼轩词 “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的特色。

4、典故含义

词中典故密集,均服务于情感表达:

“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元龙” 指三国陈登,性情豪放,鄙视求田问舍之徒;“孟公” 指汉代陈遵,好客纵饮。此处以两位古人自比与陈亮,既点明二人志同道合、不拘世俗的性情,也暗抒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汗血” 指千里马,“盐车” 典出《战国策》,千里马被用来拉盐车,比喻贤才被埋没;“收骏骨” 典出燕昭王用千金买千里马骨,喻求贤若渴。此处反用典故,叹南宋朝廷既不重用贤才,又空谈求贤,尽显愤懑。

“我最怜君中宵舞”:

典出祖逖 “闻鸡起舞”,写陈亮深夜舞剑明志,既赞友人的爱国热忱,也暗指二人共同的复国之志,呼应 “男儿到死心如铁” 的决绝。

“补天裂”:

典出女娲补天,以 “补天裂” 喻收复中原、弥补国家残破的局面,展现词人至死不渝的报国豪情,是全词情感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