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什么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研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旅游资源规划、区域测绘制图等。关键词:地图旅游规划城乡建设。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什么
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现代测量、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土地利用规划学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房地产经营、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开发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干什么
政府、事业类单位:规划设计、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环境评价及管理、城乡建设与管理;建筑、工程类企业: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类企业: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房地产类企业: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策划、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测绘与制图。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水文与工程地质基本知识,具备水文与工程地质测绘、水文与工程地质勘察和评价、岩土测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能力,从事地下水勘察、开发利用和保护,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环境地质调查与防治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地矿、国土、冶金、交通、水利水电及建筑等行业企业,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岩土工程领域,从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矿山水文地质、城乡供水工程、城市规划和环境保。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考研方向
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课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土室内测试技术、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与防治技术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代码:070503)作为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在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的背景下,呈现 “政策导向性 + 技术融合性” 的显著特征。以下结合 2025 年最新招考动态和行业趋势,从岗位适配、就业方向、发展策略等维度进行系统性分析:
一、近年招考岗位情况(含具体要求与薪资)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
自然资源督察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西安局 “督察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岗位(代码 300110109002),招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学等专业,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需熟悉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系统。
核心职责:监督耕地保护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整改率≥95%),薪资 12-15K / 月,竞争比约 200:1。
考试重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 “资料分析” 占比 20%,需掌握空间数据分析(如土地利用变化率计算)。
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岗”,招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需参与过省级区域规划编制。
核心职责:评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指标完成率≥85%),薪资 15-18K / 月,竞争比约 150:1。
(二)甘肃省地方公务员考试
城市更新与征收
兰州市城关区房屋征收服务中心 “城乡规划管理岗”(代码 0145),招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Python)。
核心职责:编制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容积率调整合规率≥90%),薪资 7-9K / 月,竞争比约 33:2。
乡村振兴规划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县域产业布局岗”,招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需熟悉 ArcGIS 空间分析模块。
核心职责:绘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图(比例尺≥1:1 万),薪资 8-10K / 月,享受乡村振兴专项补贴(月均 500 元)。
(三)事业编招考
国土空间规划
甘肃省地矿局测绘院 “国土空间规划师” 岗位(2025 预招代码 25030538513),招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学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生优先。
核心职责:编制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通过率≥95%),薪资 6-8K / 月,服务期至少 5 年。
文旅融合发展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文旅空间规划岗”,招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需具备旅游规划师资格。
核心职责:设计 “一带一路” 文旅廊道(游客满意度≥85%),薪资 8-10K / 月,参与项目提成(奖金占比 15%)。
(四)国企央企招考
产业园区规划
甘肃建投集团 “产业园区规划师” 岗位(2025 校招代码 25020121),招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适应驻外工作。
核心职责:编制省级高新区产业布局方案(土地利用率≥80%),薪资 7-9K / 月,提供六险二金 + 驻外补贴(月均 1200 元)。
智慧城市运营
兰州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数字孪生工程师” 岗位,招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持有 Autodesk Revit 认证。
核心职责:构建城市级数字孪生底座(数据延迟≤200ms),薪资 10-15K / 月,享受新区人才公寓(租金补贴 50%)。
二、主要就业方向(含发展路径与薪资特点)
(一)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
核心岗位:国土空间规划师、土地整治工程师、不动产登记专员
典型单位:
政府部门: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三区三线” 划定);
科研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工作内容: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误差≤5%);
制定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获批率≥90%)。
发展路径:助理规划师(年薪 8-12 万)→高级规划师(年薪 18-25 万)→技术总监(年薪 30-50 万),持有注册城乡规划师证书者薪资提升 30%。
(二)城乡发展与乡村振兴
核心岗位:乡村振兴顾问、县域经济分析师、特色小镇设计师
典型场景:
政府部门:甘肃省乡村振兴局(乡村规划编制);
第三方机构: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工作内容:
设计 “非遗 + 旅游” 产业融合模式(年产值增长≥20%);
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文物修缮合规率≥95%)。
薪资特点:政府部门薪资 6-9 万 / 年,第三方机构资深顾问年薪 15-20 万,参与国家级试点项目者薪资溢价 40%。
(三)文旅与区域发展
核心岗位:文旅策划师、区域经济分析师、交通廊道规划师
典型企业:
文旅集团:甘肃文旅产业集团(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发);
咨询公司:戴德梁行(文旅项目可行性研究)。
工作内容:
设计 “大敦煌文化旅游圈” 精品线路(游客停留时间≥3 天);
分析高铁经济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GDP 贡献率≥10%)。
发展优势:掌握 Python、机器学习的复合型人才年薪 20-35 万,头部企业战略咨询师年薪可达 50 万以上。
(四)智慧城市与数字治理
核心岗位:数字孪生工程师、时空大数据分析师、城市治理专员
典型企业:
科技公司:华为(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开发);
地方国企:兰州新区智慧城市公司(城市治理 “一张图” 建设)。
工作内容:
开发社区治理 “智慧大脑”(事件响应时间≤15 分钟);
分析城市交通流量(预测准确率≥85%)。
薪资特点:初级工程师年薪 10-15 万,资深开发工程师年薪 20-35 万,持有 GIS 应用水平考试二级证书者薪资提升 20%。
三、备考与职业发展建议(针对性提升方案)
(一)核心证书与技能
必拿证书:
注册城乡规划师:本科毕业 3 年可报考,考试科目 4 门,通过率约 12%(2024 年数据),持证者薪资提升 30%;
旅游规划师(中级):从事文旅规划需持证,考试通过率约 55%;
GIS 应用水平考试(二级):政府部门岗位必备,考试通过率约 65%。
关键技能:
专业软件:精通 ArcGIS Pro(空间分析模块)、QGIS(开源工具)、SketchUp(三维建模);
编程语言:掌握 Python(数据清洗、可视化)、SQL(空间数据库管理);
政策法规:熟悉国土空间规划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及地方实施细则。
(二)地域适配与政策红利
甘肃重点产业布局:
兰州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智慧城市项目集中);
陇东地区:能源大数据中心(油气资源 GIS 应用);
河西走廊:文旅融合示范区(“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规划)。
人才政策:
甘肃省陇原人才卡:硕士学历入职规划企业,可获 10-20 万元安家费 + 每月 2500 元生活补贴;
注册城乡规划师补贴:取得证书后一次性奖励 5000 元,在岗期间每月补贴 500 元。
(三)长期发展策略
学历提升:专科毕业生可专升本至兰州交通大学 “城乡规划” 本科专业,或报考兰州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区域发展方向),提升研发岗竞争力;
跨界拓展:学习区块链(NFT 地理数据确权)、元宇宙(虚拟地理环境构建),向 “规划 + 数字化 + 文旅” 复合型人才转型;
行业深耕:专注细分领域(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低碳社区规划),成为 “专精特新” 企业技术骨干,薪资可达普通岗位 2-3 倍(如低碳社区规划专家年薪 25-40 万)。
四、行业趋势与机遇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化:国家要求 2026 年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全部落地,催生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新岗位,头部企业起薪 15-20 万 / 年;
数字技术融合加速:AI+GIS 技术(如智能选址模型)、数字孪生(城市级三维模拟)在甘肃城乡规划领域渗透率年增 25%,技术专家稀缺;
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甘肃省 “十四五” 文旅规划明确建设 20 个文旅融合示范区,乡村规划、文旅策划等岗位需求年增 30%,薪资溢价 20%-4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推动下,兰州、白银等沿黄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流域协同治理等岗位需求激增,政策支持项目薪资溢价 15%-3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需兼具 “政策敏感度” 与 “技术硬实力”,建议结合自身兴趣(国土空间规划 / 乡村振兴 / 文旅融合),聚焦甘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兰州新区数字经济等特色领域,通过证书、技能、项目经验的三重积累,实现从技术执行到战略决策的职业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