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天气预报预警、气象仪器安装维护、气象信息系统保障、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等能力,能够从事重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气象装备服务保障、气象数据分析与质量保障、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面向气象服务行业的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航空气象观测与预报、气象应急减灾等岗位群;气象学院主要面向全国气象部门、民航空管局、各支线机场等各气象行业单位企业输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实训基地: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实验设备和实训条件,设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1个,并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了32个校外实训基地,以确保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智慧气象技术专业(专业代码:220701)作为融合气象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在公务员考试、事业编、国企央企招考中呈现 “技术支撑 + 公共服务” 的岗位适配性,就业方向覆盖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智慧农业等多领域。以下结合 2025 年最新招考动态和行业趋势,提供详细分析:
一、近年招考岗位情况(含具体要求与职责)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
气象业务管理
中国气象局 “气象数据中心技术研发岗”(代码 300110002001),招录智慧气象技术、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需熟练使用 Python 进行气象数据建模。
核心职责: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短时临近降水预报模型(准确率目标≥85%),维护国家级气象大数据平台(日均处理数据量 10TB),薪资 8500-10500 元 / 月,需通过气象行业专业能力测试(涉及数值天气预报基础)。
竞争数据:2024 年该岗位竞争比 42:1,进面分数线 131 分,重点考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 “判断推理” 模块(占比 25%)。
应急气象保障
应急管理部 “应急指挥协调岗”(代码 300110005003),招录智慧气象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持有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师证书。
核心职责:整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波数据,为极端天气(如甘肃沙尘暴)应急响应提供决策支持,制定重特大气象灾害应急联动预案,薪资 9000-11000 元 / 月,需适应 24 小时应急值班(年均值班 150 天)。
(二)甘肃省地方公务员考试
区域气象管理
甘肃省气象局 “智慧气象应用岗”(代码 1956),招录智慧气象技术、大气科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熟悉甘肃省 “十四五” 气象发展规划。
核心职责:推进河西走廊智慧气象监测网建设(布设 80 个自动气象站,监测精度≤0.5℃),薪资 6000-8000 元 / 月,参与省级气象科研项目(年度经费 500 万元)。
农业气象服务
庆阳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气象指导岗”(代码 1832),招录智慧气象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掌握作物生长模型(如 WOFOST 模型)。
核心职责:为陇东苹果种植区提供花期霜冻预警(准确率≥90%),制定灌溉气象指数保险方案,薪资 5500-7500 元 / 月,享受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补贴(月均 800 元)。
(三)事业编招考
气象数据工程
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大数据开发岗”(代码 2025071),招录智慧气象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需精通 Hadoop、Spark 等大数据框架。
核心职责:构建甘肃高原气象数据集(涵盖近 30 年气温、降水数据),开发气象数据 API 接口(响应时间≤100ms),薪资 7500-9500 元 / 月,参与 “气象云平台” 建设(国家专项资金 2000 万元)。
生态气象监测
甘南州生态环境监测站 “生态气象岗”(代码 2025093),招录智慧气象技术、生态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熟练操作无人机遥感设备(空间分辨率≤1 米)。
核心职责:监测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植被覆盖度(精度≥95%),分析气候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薪资 6500-8500 元 / 月,享受高原地区津贴(月均 1500 元)。
(四)国企央企招考
新能源气象服务
国家能源集团甘肃电力有限公司 “风电光伏气象分析师” 岗位(代码 25020115),招录智慧气象技术、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掌握 WRF 模式(风速预报误差≤1.5m/s)。
核心职责:优化酒泉风电基地的功率预测(准确率≥85%),降低弃风率至 5% 以下,薪资 8000-10000 元 / 月,提供六险二金 + 年终绩效(约 2-3 万元)。
航空气象保障
中国东方航空甘肃分公司 “机场气象工程师” 岗位(代码 25020138),招录智慧气象技术、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需通过民航气象人员执照考试。
核心职责:为兰州中川机场提供跑道视程(RVR)预报(误差≤50 米),制定航班延误气象决策模型,薪资 7500-9500 元 / 月,享受飞行保障津贴(月均 1200 元)。
二、主要就业方向(含岗位细节与发展路径)
(一)气象业务与预报服务
核心岗位:智慧预报工程师、公众气象服务专员、专业气象咨询师
典型单位:
政府气象部门:甘肃省气象局、各市州气象局(如兰州市气象局预报科);
商业气象公司:墨迹天气、中国天气网甘肃分公司。
工作内容:
运用 AI 算法优化短时预报模型(如 0-12 小时降水预报,准确率提升 15%);
为物流企业定制干线运输气象预警(如河西走廊冬季道路结冰预警);
制作气象服务产品(如短视频气象科普,播放量≥10 万次 / 条)。
发展路径:预报员→首席预报员(5-8 年)→气象服务中心主任(10 年以上),省级首席预报员年薪 15-20 万元。
(二)气象大数据与信息技术
核心岗位:气象数据分析师、智慧气象系统开发工程师、遥感数据解译师
典型领域:
数据平台建设:甘肃省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存储容量 50PB);
人工智能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卫星云图降水反演(误差≤10mm/24h);
物联网监测:祁连山生态气象监测网(传感器布设密度 1 个 / 10km?)。
工作内容:
清洗处理气象观测数据(剔除异常值,数据完整性≥98%);
开发气象 APP 插件(如极端天气推送功能,响应时间≤3 秒);
解译高分卫星影像(提取积雪覆盖范围,精度≥90%)。
薪资特点:互联网企业数据工程师年薪 12-18 万元,持有 PMP 认证者薪资上浮 20%。
(三)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
核心岗位:气象灾害预警工程师、应急气象保障专员、风险评估师
服务对象:
应急管理部门:甘肃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暴雨洪涝联动响应);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天水市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滑坡监测预警)。
关键技能:
熟练使用风险评估模型(如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模型);
掌握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如 “甘肃应急气象指挥平台” 操作)。
工作内容:
编制甘肃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1:5 万比例尺);
参与暴雨山洪应急演练(每年≥4 次,覆盖 80% 县区);
评估气象灾害损失(如干旱对冬小麦减产影响,误差≤5%)。
发展优势: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专业),薪资提升 30%-40%。
(四)新能源与生态气象
核心岗位:风电光伏气象评估师、生态气象监测工程师、碳汇气象分析师
典型项目:
新能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风能资源评估(年利用小时数≥2200h);
生态保护:黄河首曲湿地生态气象监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核算);
碳中和:基于气象数据的森林碳汇量估算(精度≥90%)。
工作内容:
设计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案(发电量提升 5%-8%);
分析气候因子对祁连山冰川退缩的影响(近 10 年退缩速率);
为企业提供碳足迹气象参数(如光伏电站发电过程碳排放因子)。
薪资水平:新能源企业评估师年薪 10-15 万元,参与国际碳核算项目者有额外津贴。
(五)农业与乡村振兴气象服务
核心岗位:智慧农业气象工程师、特色作物气象顾问、农村气象防灾指导员
典型场景:
设施农业:兰州新区温室大棚智能气象调控(温度控制精度 ±1℃);
特色种植:庆阳苹果花期防霜冻服务(挽回损失≥2000 万元 / 年);
畜牧业:甘南牧区草原气象灾害预警(雪灾预警提前 48 小时)。
工作内容:
开发作物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如马铃薯干旱险,理赔准确率≥95%);
培训农户使用便携式气象站(操作合格率≥90%);
制定抗旱播种气象指导方案(如土壤墒情≥60% 时播种)。
发展优势:熟悉农业补贴政策者,可转型农业气象项目管理,年薪增幅 15%-25%。
三、备考与职业发展建议(针对性提升方案)
(一)核心证书与技能
必拿证书:
大气科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初级):本科毕业 1 年可考,考试内容含气象学基础(占比 40%);
数据分析师(CPDA):需通过理论 + 实操考试,掌握 SPSS、Python 数据分析工具;
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师:从事防灾减灾岗位必备,考核应急处置能力。
关键技能:
专业软件:掌握 WRF 模式(数值预报)、ENVI(遥感解译)、Tableau(数据可视化);
编程能力:熟练使用 Python(Pandas 库)、SQL(气象数据库查询)、JavaScript(网页插件开发);
业务能力:能独立完成气象服务方案编制(通过行业专家评审)。
(二)地域适配与政策红利
甘肃重点产业布局:
河西走廊:国家新能源基地,智慧气象服务风电光伏产业(2025 年装机容量目标 4000 万千瓦);
陇东地区:农业主产区,需强化苹果、小杂粮等作物气象保障;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生态气象监测人才需求迫切。
人才政策:
甘肃省 “陇原之光” 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可获 5-10 万元科研经费,优先参与省级项目;
兰州新区人才政策:硕士学历入职气象相关企业,享受 10 万元安家费 + 每月 2000 元补贴。
(三)长期发展策略
学历提升: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信息技术” 硕士专业,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气候大数据分析” 方向,提升科研竞争力;
跨界拓展:学习区块链技术(气象数据存证)、碳交易知识(参与全国碳市场),向 “气象 + 金融”“气象 + 区块链” 复合型人才转型;
行业深耕:专注极地气象、空间天气等细分领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如 “高原气象观测研究” 项目),成为领域专家,薪资可达普通岗位 3-5 倍。
四、行业趋势与机遇
智慧气象升级:国家要求 2025 年实现气象核心业务全流程智能化,AI 预报工程师、气象算法专家需求年增 30%;
“双碳” 气象服务:甘肃省碳达峰行动需气象数据支撑,碳汇气象评估、新能源气象优化等岗位缺口显著;
乡村振兴赋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催生基层气象技术专员岗位,政策补贴力度加大。
智慧气象技术专业就业需兼具 “气象内核” 与 “技术外延”,建议结合自身兴趣(预报 / 数据 / 农业),聚焦甘肃新能源、生态保护等特色领域,通过证书、技能、项目经验的积累,实现从技术执行到战略决策的职业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