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课程设置: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包括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计四个方面。我系课程开设将侧重点为铸造专业。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学与热处理。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CAD/CAM基础、表面工程学、焊接冶金学、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实验。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综合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进入钢铁企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深度分析(2025 年版)
一、公务员招考动态与岗位分析(2024-2025 年)
国家公务员岗位
典型岗位: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核与辐射安全监督岗位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专业代码 400110013003),要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核设备安全监督与检测。
竞争数据:2024 年该岗位报名人数 34 人,竞争比 1:34,进面分数线 126.9 分,属中等竞争强度。
薪资水平:试用期月薪约 6000-8000 元(北京地区),转正后含住房补贴、子女教育津贴等综合收入可达 12-15 万元 / 年。
甘肃省地方公务员与事业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张掖市甘州区工信局 “工业管理一级科员”(专业代码 080203),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新材料产业政策制定与企业服务,竞争比约 30:1,薪资 4500-6000 元 / 月(含五险一金)。
省属科研机构: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 2024 年招聘 5 名材料检测工程师,要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金属材料性能测试与失效分析,薪资 5000-7000 元 / 月,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待遇。
政策导向:甘肃省 “三化” 改造政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工信部门增设材料成型工艺优化岗位,未来 3 年需求预计增长 15%。
二、核心就业方向与行业分布
先进制造与装备升级
核心岗位:
工艺工程师:设计金属成型工艺方案(如铸造、锻造),需掌握 UG/NX、AutoForm 等仿真软件,应届生月薪 6000-9000 元(一线城市)。
质量工程师:主导 ISO 9001 认证与六西格玛项目(如汽车零部件企业),3 年经验薪资 8000-12000 元 / 月。
甘肃省典型企业:
兰石集团:招聘材料成型工艺工程师,负责压力容器制造工艺优化,本科应届生月薪 5000-6000 元,发展路径为工程师→技术主管→项目经理。
金川集团:金属材料研究院招聘研发工程师,从事镍基合金成型技术研究,硕士学历起薪 8000 元 / 月,需考取注册机械工程师资质。
新能源与高端材料
典型应用:
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冲压工艺开发(如宁德时代),要求熟悉铝合金成型技术,应届生月薪 8000-12000 元。
半导体制造:晶圆切割设备研发(如中芯国际),需掌握超精密加工技术,硕士学历起薪 15000 元 / 月以上。
甘肃省机遇:金川集团布局储能电池壳体成型业务,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筹建新能源装备检测平台,本地人才需求逐步释放。
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
核心岗位:
智能制造工程师:整合工业机器人与成型生产线(如三一重工),需掌握 PLC 编程与工业互联网技术,薪资 10000-15000 元 / 月。
设备健康管理工程师: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监测设备状态(如兰州石化),3 年经验薪资 12000-18000 元 / 月。
行业趋势:甘肃省 “十四五” 质量强省规划提出建设 10 个省级质检中心,材料成型检测人才需求年增 20%。
三、备考策略与职业发展建议
核心证书体系
准入类:
注册机械工程师:从事机械设计法定资格,考试通过率约 18%,需掌握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核心课程。
焊接工程师(中级):焊接工艺评定与质量控制必备,考试内容含 AWS D1.1 标准,持证者薪资溢价 25% 以上。
能力证明类:
ISO 14001 内审员: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分项,培训周期 1 周,费用约 1200 元。
增材制造设备操作证书:适应 3D 打印趋势,由人社部颁发,考试内容含 SLM 设备编程。
关键技能提升
硬技能:
编程语言:Python(数据处理)、C++(嵌入式开发)、MATLAB(仿真分析)。
工具软件:ANSYS(有限元分析)、DEFORM(金属成型仿真)、Moldflow(注塑成型模拟)。
软技能:
项目管理:学习 PMP 知识体系,参与至少 2 个完整成型项目(如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跨学科思维:融合材料成型与 AI(如机器学习在缺陷预测中的应用)。
地域适配与政策红利
一线城市:长三角 / 珠三角(上海、苏州、深圳)聚集 70% 以上高端制造企业,适合技术深耕,但生活成本高。
甘肃省发展建议:
政策导向:依托 “东数西算” 工程,参与数据中心铝合金结构件成型项目;借力 “一带一路”,拓展中亚市场材料检测业务。
本地机会:兰石集团、金川集团等企业提供稳定岗位,且享受甘肃省 “陇原人才服务卡” 政策(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先)。
长期发展路径
技术专家路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需发表 SCI/EI 论文、主导省部级科研项目。
管理转型路线:项目经理→事业部经理→企业高管,需学习 MBA 课程,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创业方向:聚焦细分领域(如轻量化复合材料成型),申请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最高 50 万元资助)。
四、行业趋势与战略机遇
技术融合趋势
智能化:AI 驱动的成型工艺优化系统(如西门子 Simcenter)、数字孪生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渗透率预计 2025 年达 35%。
绿色化:生物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如竹纤维增强塑料)、近净成型工艺(如精密锻造)可降低能耗 30% 以上。
微型化:MEMS 传感器封装技术推动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导航系统升级,相关岗位薪资较传统成型高 40% 以上。
政策与市场驱动
国家战略:
国产替代:高端模具进口依赖度从 2019 年 70% 降至 2024 年 52%,国产厂商(如天汽模、成飞集成)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新基建:特高压电网建设带来千亿级输变电设备成型需求,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突破 6000 亿元。
甘肃省重点方向:
新能源装备: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需大量风电叶片成型、储能电池壳体制造人才。
传统产业升级:石化、冶金行业智能化改造催生设备健康监测、工艺优化需求,本地企业技术升级订单年均增长 25%。
新兴领域机遇
量子材料成型:量子点材料在显示、光伏领域的应用进入产业化初期,相关岗位薪资较传统成型高 50% 以上。
太空制造:深空探测仪器轻量化成型(如火星车结构件)成为航天科技集团重点投入方向,2025 年计划招聘材料成型人才超 1500 人。
五、行动指南(2025-2027 年)
在校准备
参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 等赛事,积累项目经验。
联系兰石集团、金川集团开展暑期实习,了解本地产业需求。
选修 “智能制造技术”“材料成型数值模拟” 等课程,补足跨学科知识。
职场进阶
入职初期(1-3 年):深耕成型工艺细节,考取注册机械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证书,参与至少 1 个完整项目。
中期(3-8 年):向技术管理转型,学习项目管理知识,主导 500 万元以上成型生产线改造项目。
长期(8 年以上):关注行业并购动态,探索技术商业化路径,或进入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前沿研究。
资源整合
加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甘肃省材料研究学会,获取行业资讯与人脉资源。
跟踪 “科创中国” 平台发布的技术需求,对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行业影响力。
总结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 “双碳”“智能制造 2025” 等国家战略驱动下,正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甘肃省依托资源禀赋与政策支持,在镍钴合金成型、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建议毕业生采取 “技术深耕 + 地域适配” 策略:一线城市积累高端制造经验,3-5 年后回流甘肃参与本地产业升级,或通过注册机械工程师等资质进入事业单位保障职业稳定性。无论选择何种路径,持续学习、紧跟技术趋势(如 AI + 成型融合)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