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院校 | 免试生 | 建档立卡 | 普通考生 |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10 | 27 | 63 |
院校数据分类 | 招生计划人数 |
---|---|
公办免试生 | 10 |
公办建档立卡 | 27 |
公办普通考生 | 63 |
公办院校合计 | 100 |
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院校共 1 所 招生人数合计 100 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费
年份 | 专业类 | 专业名 | 最低控制 分数线 |
---|---|---|---|
2024 | 医学类一 | 护理学 | 243 |
2024 | 医学类一 | 助产学 | 243 |
2024 | 医学类一 | 临床医学 | 265 |
2024 | 医学类三 | 药学 | 244 |
2024 | 医学类一 | 医学检验技术 | 258 |
2024 | 医学类一 | 康复治疗学 | 242 |
2024 | 医学类一 | 医学影像技术 | 286 |
2024 | 医学类一 | 中药学 | 259 |
2024 | 医学类一 | 中医学 | 278 |
2024 | 医学类一 | 针灸推拿学 | 278 |
2024 | 医学类二 | 应用心理学 | 249 |
2024 | 医学类四 | 应用心理学 | 236 |
2024 | 医学类五 | 应用心理学 | 204 |
2023 | 医学类一 | 护理学 | 247 |
2023 | 医学类一 | 助产学 | 247 |
2023 | 医学类一 | 临床医学 | 290 |
2023 | 医学类三 | 药学 | 263 |
2023 | 医学类一 | 医学检验技术 | 272 |
2023 | 医学类一 | 康复治疗学 | 256 |
2023 | 医学类一 | 医学影像技术 | 298 |
2023 | 医学类一 | 中药学 | 255 |
2023 | 医学类一 | 中医学 | 280 |
2023 | 医学类一 | 针灸推拿学 | 280 |
2023 | 医学类二 | 应用心理学 | 210 |
2023 | 医学类四 | 应用心理学 | 196 |
2023 | 医学类五 | 应用心理学 | 120 |
2022 | 医学类 | 护理学 | 228 |
2022 | 医学类 | 助产学 | 228 |
2022 | 医学类 | 临床医学 | 139 |
2022 | 医学类 | 药学 | 226 |
2022 | 医学类 | 医学检验技术 | 229 |
2022 | 医学类 | 康复治疗学 | 176 |
2022 | 医学类 | 医学影像技术 | 259 |
2022 | 医学类 | 中药学 | 190 |
2022 | 医学类 | 中医学 | 243 |
2022 | 医学类 | 针灸推拿学 | 243 |
2022 | 医学类一 | 应用心理学 | 213 |
2022 | 医学类二 | 应用心理学 | 208 |
2022 | 医学类四 | 应用心理学 | 177 |
2022 | 医学类五 | 应用心理学 | 182 |
序号 | 考试科目 | 分值占比 |
---|---|---|
文化素质课 | 满分 450 | |
1 | 必选公共课 | 计算机 | 150 |
2 | 必选公共课 | 英语 | 150 |
3 | 新增公共课 | 大学语文 | 150 |
专业基础课 | 满分 150 | |
1 | 医学类一 | 人体解剖学 | 50% |
2 | 医学类一 | 生理学 | 50% |
3 | 医学类二 | 心理测量与调查 | 50% |
4 | 医学类二 | 普通心理学 | 50% |
5 | 医学类三 | 无机化学 | 50% |
6 | 医学类三 | 药物分析 | 50% |
7 | 医学类四 | 眼科学 | 50% |
8 | 医学类四 | 视光学 | 50% |
9 | 医学类五 | 学前卫生学 | 50% |
10 | 医学类五 | 儿童发展心理学 | 50% |
合计 | 满分 600 |
医学类指定教材在京东购买
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社会对身心健康维护的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个体心理发展与社会心理运行和嬗变规律,熟悉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力资源激励、心理测量与评估、团体心理辅导等操作流程,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小学校、公安司法、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心理卫生咨询与保健、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心理辅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医学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结合应用心理学学科特点,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多元化理论知识体系教学基础上,着力突出心理实验、实训、见习与实习的教学作用,着重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全面,心理卫生保健干预、心理咨询辅导和临床心理治疗能力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身心健康维护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心理危机干预、精神病学。
师资力量:现有专业专职教师17人,兼职教师9人;专职教师中,博士3人,硕士以上教师比例100%;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从事心理工作实践或临床经验教师12人。
近5年来,专业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教研、科普论文100余篇;副主编、参编规划教材10余部;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合理,专业背景互补性强,教学科研能力强,为推进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教学:学院已建有综合实训中心与心理实验室,并与各级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心理咨询辅导等10余所机构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暑假和实习期,安排学生于实践教学基地见习、实习;聘请实践教学基地资深医生、教师担任学生专业导师、实习带教老师;每年召开实践教学基地会议,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和联系,不断提高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就业竞争力。2020年,学院被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
就业方向: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从事心理咨询、辅导与干预工作;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继续攻读应用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中医心理学等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自主创业。
多年来,专业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就业单位以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为主;总体考研率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