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招生数据 | ||||
年份 | 专业数 | 建档立卡计划 | 普通计划 | 报考人数 |
---|---|---|---|---|
2023年 | 12 个 | 145 人 | 336 人 | - 人 |
2022年 | 12 个 | 172 人 | 524 人 | - 人 |
2021年 | 15 个 | - | 700 人 | 3015 人 |
2020年 | 14 个 | - | 670 人 | 1120 人 |
2019年 | 7 个 | - | 350 人 | 710 人 |
历年免试生招生数据 | |||
年份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 | 录取率 |
---|---|---|---|
2023年 | 137 人 | 77 人 | 56.2% |
2022年 | 142 人 | 138 人 | 97.2% |
2023招生类别分段数据 |
河西学院招生提示
提示:河西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分校本部、酒泉基地班(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授课)、陇南基地班(陇南师专授课);护理学专业分校本部、酒泉基地班(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授课);
招生对象
1、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具有甘肃省普通高校学籍的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
2、在甘肃省应征入伍并有退役证的省内外普通高职(专科)学历应往届退役大学生士兵。
报名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招录方式
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实行专业类报考。招生录取实行免试入学和统一考试两种方式。统考科目包括文化素质计算机、英语和专业基础。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共分15大类:公安类、能源类、生化类、资源类(含资源类、资源类)、电子类、交通类、土建类、装备类(含装备一、装备二)、旅游管理类、教育类、财贸类、农牧类、新闻类、艺术类、医学类(含医学一至五类)。
统考网上报名流程
甘肃专升本实行网上报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工作。
1、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3月18至22日(预计)。网上报名开始后,考生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https://www.ganseea.cn/),点击“普通专升本专栏”进入网上报名页面,根据提示进行注册报名、上传照片、网上缴费。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再安排补报。
2、考生上传照片要求:本人正面免冠彩色头像,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背景颜色为白色,宽高应小于240×320(像素),且高不得小于宽,文件大小不得超过30K。
3、按照高职(专科)专业二级类(除医药卫生类)与普通本科、职业本科招生二级专业相同或相近对应的原则进行报名,在同一专业大类内可以跨二级专业报考。医药卫生大类的考生须严格按照《甘肃省普通专升本高职(专科)和本科专业大类对照表以及招生学校及专业目录》备注栏具体要求报考。
4、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对应大类为“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及“土木建筑大类”的考生,须选择对应本科专业大类两类中的一类报名。即“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对应本科大类为“能源类”和“资源类”,“土木建筑大类”对应本科大类为“交通类”和“土建类”,“交通运输大类”对应本科大类为“交通类”和“土建类”。报名完成后,考生不得更改对应本科专业大类。
免试未被录取或放弃免试资格的考生,可参加普通专升本统一考试。省外院校应往届毕业及省内院校往届毕业退役大学生士兵网上报名时须选定考区参加考试。
资格审核
资格审核时间:2024年3月18至24日(预计)。
1、省内应届毕业生(含建档立卡贫困户考生及退役大学生士兵)报考资格审核由生源院校负责。网上报名完成后,下载并打印《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统一考试招生报名表》(一式三份)交由生源院校有关部门进行报考资格审核(含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录取工作结束后,由生源院校统一向录取院校提供相关审核材料。
2、免试生招生未被录取或放弃免试生资格的省外院校应往届毕业及省内院校往届毕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普通专升本统一考试的,其报考资格审核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符合报考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网上报名完成后,下载并打印《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统一考试招生报名表》(一式三份),经由省或市(州)、县(区)有关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含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并盖章后,携带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证书、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到省教育考试院职业教育招生处审核确认信息。省外院校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毕业院校出具的学历证明。
3、考生资格审核不通过视为报名无效。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1、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生源院校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等在《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统一考试招生报名表》上做出全面鉴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受过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或其他违法违纪处理的考生,要提供所犯错误的事实、处理意见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翔实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意见由有关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签署。
2、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证明材料的,应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体检
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招生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标准,按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执行。各招生院校要会同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做好体检工作。具体体检工作由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录取后实际情况确定。考生的体检须在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应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体检结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出具的体检结论无效。
统一考试
考试科目分为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文化素质考试科目:计算机、英语,每科满分150分;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分15大类21子类,每类(1个科目)满分150分。每门课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统一公布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和制卷工作。
考试时间:全省统一考试时间为2024年5月5日(预计)。
考试安排:9:00-11:00/计算机;13:00-15:00/英语;16:00-18:00/专业课;
考点设置:全省各市州均设置考点。考试有各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组织实施。考生报名时可选择专科学校所在地、户籍地或省内实习地参加考试。考区选定后不可更改。
志愿填报
评卷工作结束后,根据考生成绩及招生计划数划定各本科专业大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同时公布考生考试成绩和各本科专业大类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时间为5月下旬。考生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https://www.ganseea.cn),点击“考生查询”进入成绩查询页面,选择“普通专升本考生成绩查询”查询考试成绩。
填报志愿时间:2024年5月20至22日(预计),填报网址:https://zsbwb.ganseea.cn ,考生须按照报考时选定的本科专业大类填报志愿,即参加考试所考本科专业大类科目对应院校及专业填报。跨专业大类填报的志愿视为无效。填报志愿分两个批次:第一批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志愿。经毕业院校审核,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考生方可填报,其他考生填报本批次志愿无效。考生一次最多可报6所院校,每所院校最多可报6个专业。第二批次:普通考生志愿。符合条件的考生均可填报,建档立卡贫困户考生在第一批次志愿中未被录取,第二批次志愿有效。考生一次最多可报6所院校,每所院校最多可报6个专业。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志愿,过期一律不再补报。
录取
录取工作在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和各招生院校组织实施。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建档立卡贫困户考生录取。建档立卡贫困户考生如被建档立卡户志愿录取,普通招生类志愿自动失效。未被本批次志愿录取,普通考生批次志愿有效。投档原则。免试生根据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能力测试办法执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志愿及普通考生志愿均执行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投档。即按考生排序成绩分类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投档成绩排序方法。由考生文化素质及专业基础成绩之和组成排序成绩,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当排序成绩相同时,按考生专业基础、计算机及英语科目成绩顺序排序。首轮录取工作于5月底前完成。
第二次征集志愿录取。首轮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实行征集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征集志愿,考生于5月29日18:00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首轮录取结果。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https://www.ganseea.cn),点击“考生查询”,进入查询页面选择“普通专升本考生录取查询”。
第二次征集志愿时间:5月29日,征集志愿网址:https://zsbwb.ganseea.cn/。征集志愿填报规则与首轮填报志愿相同,征集志愿录取可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报考情况适当降分,最低可在最低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投档录取。
2024年甘肃专升本免试生报考日程 (预计)
名单上报 2024年2月19日前
第一轮
第二轮
免试生招录结束 2024年3月29日
甘肃专升本免试生招考政策阅读
2024年甘肃专升本统考生报考日程 (预计)
报名 2024年3月18-22日(网上报名)
资格审核 2024年3月18-24日
准考证打印 2024年5月3-5日
考试 2024年5月5日(一天三门,9-11点计算机、13-15点英语、16-18点专业课)
考点 省内各地州市均设考点,考生可选择在毕业学校所在地、户籍地或省内实习地参加考试。报名时选定考区,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第一次志愿填报
第二次志愿填报
全部招录结束 2024年6月上旬
志愿填报提示
甘肃专升本统招生招考政策阅读
两步确认自己可以报考的专业
第1步 检索并确认自己的专科专业所属大类
第2步 检索本科招生专业大类及二级专业
其他日程时间(统考生)
体检时间:开学后统一安排
体检地点:河西学院附属医院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4年5月3-5日(考前三天)
准考证获取方式:登录报名系统下载打印(网址)
考试时间:2024年5月4日
考试地点:省内各地州市均设考点,考生可选择在毕业学校所在地、户籍地或省内实习地参加考试。报名时选定考区,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志愿填报:2024年5月20-22日(第一次)
志愿填报:2024年5月29日(第二次)
成绩发布:考后一周发布
成绩查询:登录报名系统查询(网址)
考试招录:2024年6月上旬结束所有招录工作
提示:分数线及录取结果于考后30天内公布、开通查询
开学报到:2024年9月随新生开学报到
需要资料: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大专毕业证、身份证
报到授课地点:河西学院校本部(张掖市北环路846号)注:部分合作专业在陇南师专和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授课
生化类教材在京东购买
旅游管理类教材在京东购买
教育类教材在京东购买
农牧类教材在京东购买
医学类教材在京东购买
在京东购买农牧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作物病虫害防治》(第二版),吴郁魂、刘丽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毕璋友、檀根甲、李萍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在京东购买医学类针灸推拿学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十三五规划),王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1,第十版
《针灸学》(十三五规划),梁繁荣、王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8/1,第十版
在京东购买医学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人体解剖学》,于恩华,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李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07月/第3版
在京东购买医学类药学专业
《生理学》,李淑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药理学》,罗跃娥,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4月/第2版
在京东购买教育类小学教育专业
《教育学基础》(第3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
《课程与教学论》(第3版),王本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3版),伍新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在京东购买生化类生物科学专业
《基础生物化学》(第3版),郭蔼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在京东购买农牧类农学专业
《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二版),陈忠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土壤与肥料》,郑宝仁、赵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在京东购买旅游管理类
《旅游学》(第三版),李天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政策与法律法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组,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年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组,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年版
在京东购买医学类临床医学专业
《人体解剖学》,于恩华,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
《诊断学》,熊正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3版
在京东购买医学类康复治疗学专业
《人体解剖学》,于恩华,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
《康复功能评定学》,王玉龙,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03月/第二版
在京东购买医学类助产学专业
《生理学》,李淑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助产学》,余艳红,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
在京东购买医学类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李淑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基础护理学》,周春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11月/第3版
河西学院是甘肃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确定的复旦大学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甘肃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战略区位 河西学院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区域内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服务区域主要面向河西走廊、甘肃及周边新疆、青海、内蒙、宁夏四个少数民族省区,战略地位重要,地域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禀赋深厚,办学育人空间广阔。
办学历史 河西学院发端于1941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1958年成立张掖师范学院;1959年改办为张掖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调整为张掖师范学校;1978年恢复张掖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并入原张掖农校和张掖地区职业中专;2001年升本改制为河西学院;2014年原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市人民医院整体并入学校,组建新的河西学院;70多年来已累计培养毕业生10万余人。
办学定位 学校坚持“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践行“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治校理念,以“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为发展目标,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致力于把学校建成河西走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
办学条件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校舍面积5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亿元,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1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4万册,电子图书153万册;学校拥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学术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有钱学森纪念馆、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馆、艺术创意中心、河西历史文化馆等场馆,学校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被誉为甘肃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甘肃省首批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床位1400多张,年接诊60多万人次。
学科专业 学校坚持师、农、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设有20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11个医学专科专业,覆盖12个学科门类,已形成“教师教育、生态农业、医疗卫生、应用文理、工程技术”5大学科专业群;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种子科学与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音乐表演、工商管理、土木工程),省级特色专业13个(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护理学、应用化学、物理学、应用心理学、园艺、医学影像技术),省级重点学科6个(中国史、数学、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中西医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教育教学 学校坚持以提高适应性、满足多样性、突出特色性为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改革成果奖获一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多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一大批学生在全国、全省及国际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面向全国20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8697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祁连学者”人才工程,创造性留才、引才、聚才、用才,努力培养和造就“师德强、教学强、学术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018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教授191人(含主任医师),副教授398人,高职比53.5%;博士277人,占比25.2%,硕士以上教师占80.5%;有兼职院士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省级优秀专家14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4人;聘请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杰出校友、中科院院士李灿任名誉校长,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任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傅伯杰任祁连山生态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术机构 有54个研究院(所、中心),省级科研团队4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微藻工程)。已建成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微藻工程技术中心、河西史地与文化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20个省级以上科研服务平台;与西路军纪念场馆联合成立西路军研究院,与复旦大学共建“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与新农创集团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
科研成果 学校始终坚持做河西文章,致力于“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专家,培养一批服务河西的名人”,在河西种业、沙产业、河西简牍、敦煌文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已形成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近年来,秦大河、杨玉良、李玉等30多名院士和陈平原、陈思和、白岩松、毕飞宇等120多名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祁连山生态与水资源保护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先后在学校举办;学校是省属高校近年来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最多、来校讲学的院士、著名学者最多的学校。近5年,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国家部委项目30余项,省市科研项目200多项;出版著作和教材220多部,发表论文3000多篇,近百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社科成果奖, 获得50余项发明专利。
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以经典文化打“底气”,以精品活动养“文气”,以核心价值立“正气”,实施“一院一品”工程,打造特色品牌,已成为彰显河西精神的文化学术高地。省级院团品牌《大梦敦煌》《丝路花雨》《月上贺兰》等大型歌舞剧先后来校演出,自创舞剧《裕固风华》被教育厅纳入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兰州高校和河西4所职业学院巡演。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获得全国第七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与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布莱恩特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台湾首府大学、万能科技大学等港台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聘请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文教专家140余人来校工作,有3人获得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 2016年开展留学生教育;设有中西亚青年国际学院;学校被授予“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
对口支援 复旦大学对口支援学校八年来,两校真诚合作,不断丰富支援内容,在教师进修深造、学术交流合作、互派干部挂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交流合作,其中300多名教师到复旦大学进修学习,63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45名干部挂职锻炼,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大密度、高水平”的工作格局和“对口支援+”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
支教援疆 学校多年来坚持支教援疆,已派出22批9000多名师范生到新疆进行顶岗实习,有力地支援了新疆基础教育,学校支教工作两次被新疆自治区教育厅表彰;学校大力支持和积极鼓励毕业生到新疆就业,实施“实习带就业工程”“千人进疆计划”,在全疆14个市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就业创业基地,每年超过1000人到新疆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
发展愿景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不断推进“转型、提升、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河西学院升级版,力争早日建成河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