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院校 | 免试生 | 建档立卡 | 普通考生 |
---|---|---|---|
兰州城市学院 | 20 | 16 | 64 |
院校数据分类 | 招生计划人数 |
---|---|
公办免试生 | 20 |
公办建档立卡 | 16 |
公办普通考生 | 64 |
公办院校合计 | 100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招生院校共 1 所 招生人数合计 100 人 |
兰州城市学院学费
序号 | 考试科目 | 分值占比 |
---|---|---|
文化素质课 | 满分 450 | |
1 | 公共课 | 计算机 | 150 |
2 | 公共课 | 英语 | 150 |
3 | 公共课 | 大学语文 | 150 |
专业基础课 | 满分 150 | |
1 | 管理学通论(必选) | 40% |
2 | 旅游学及酒店管理(二选一) | 60% |
3 | 应用文写作(二选一) | 60% |
合计 | 满分 600 |
城市管理学院成立于2021年7月,是学校为适应城市管理需求,由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社会学三个一级学科组建成立的二级学院,现开办城市管理、社会工作、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酒店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现有学生996人。城市管理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养具有鲜明城市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事业单位、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学科建设上突出“社区管理”“城市旅游”,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委、市委重大战略需求,整合资源,集聚力量,组织了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结合我院师资和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2021年我院教师获批省级以上项目2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4项、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等各类项目9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励1项。
学院紧扣地方性、应用型办学主线,践行“城市特色”办学理念,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提升。我院现有四个专业中,城市管理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社会工作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为校级一流专业。四个专业均致力于服务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在智慧城市、城市社区治理、城市旅游、城市康养等多个层面培养专业人才,与省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拓了广泛的就业市场。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代码 120904)作为文旅融合与教育服务交叉的学科,在国家文旅消费升级与甘肃省 “文旅强省” 战略驱动下,呈现 “政策赋能 + 技术融合” 的显著特征。以下结合 2025 年最新动态,从公务员招考、就业方向、职业发展及行业趋势等维度展开系统性分析:
一、近年国家公务员与甘肃省地方公务员招考情况
1. 国家公务员招考(2024-2025 年)
中央文旅政策研究岗:文化和旅游部 2025 年招录 1 名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员(岗位代码 100210003008),参与文旅融合政策制定,要求硕士学历、3 年以上文旅行业经验,竞争比 80:1,年薪 20-35 万元。需熟悉“十四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及文旅 IP 开发理论。
国家移民管理局国际旅游服务岗:出入境管理局 2025 年招录 2 名专业人员,从事跨境旅游服务管理,要求英语六级及小语种能力,竞争比 150:1,年薪 18-28 万元。需精通国际旅游服务标准及跨文化沟通技巧。
2. 甘肃省地方公务员招考(2024-2025 年)
省级文旅产业促进岗:甘肃省文旅厅 2025 年招录 1 名专业人员(岗位代码 4770),负责全省文旅消费券发放与效果评估,竞争比 62:1,年薪 10-14 万元(含津贴补贴),需熟悉甘肃省促进文旅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及大数据分析工具。
基层文旅振兴岗:陇南市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5 年招聘 1 名工作人员(岗位代码 0145),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管理,竞争比 33:1,基层岗位年收入约 8-10 万元(含乡镇补贴),享受 “陇原人才服务卡” 医疗、教育绿色通道。
省属国企文旅融合岗:甘肃文旅集团 2025 年定向招聘 3 名专业人员,参与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运营,竞争比 50:1,年薪 12-18 万元,需具备文旅项目策划与智慧旅游技术应用能力。
二、主要就业方向与行业趋势
1. 核心就业领域(2025 年薪资水平)
智慧文旅与数字化运营:
核心岗位:智慧景区运营总监(年薪 30-80 万元)、文旅大数据分析师(年薪 25-50 万元)。
典型项目:兰州黄河风情线智慧景区采用 “AR 导览 + 客流预测系统”,需人才参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与体验优化模型开发。
技能要求:精通 Tableau、Power BI 等数据分析工具,掌握 Python 数据建模与机器学习算法。
乡村旅游与民宿管理:
核心岗位:乡村旅游项目经理(年薪 22-40 万元)、民宿集群运营师(年薪 18-35 万元)。
政策机遇:甘肃省 “十四五” 文旅规划明确 2025 年乡村旅游收入占比超 40%,参与陇南徽县 “银杏梦谷” 民宿集群可申请省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
技能要求:熟悉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及民宿品牌运营策略。
文旅教育与研学服务:
核心岗位:研学旅行指导师(年薪 15-35 万元)、职业院校旅游教师(年薪 12-25 万元)。
典型企业: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招聘教师(月薪 6000-12000 元),需参与 “文旅 + 教育” 课程开发与实训基地建设。
发展路径:从助理教师→专业带头人→系主任,需考取教师资格证与研学旅行策划师证书。
2. 甘肃省特色机遇
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核心岗位:黄河文化 IP 开发专员(年薪 12-25 万元)、非遗旅游项目策划师(年薪 10-18 万元)。
政策支持:甘肃省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建设要求 2025 年完成兰州段文化标识体系构建,参与项目可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
技能要求:掌握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及非遗活化利用技术。
国际旅游服务:
核心岗位:丝绸之路旅游线路设计师(年薪 20-50 万元)、多语种旅游顾问(年薪 15-30 万元)。
典型企业:甘肃中旅招聘旅游管理岗(月薪 15-50K),需参与 “一带一路” 跨境旅游产品设计,要求英语六级及阿拉伯语基础。
技能要求:熟悉国际旅游服务标准及跨文化市场营销策略。
三、备考与职业发展建议
1. 公务员考试策略
笔试强化:
行测:重点突破文旅经济计算(如旅游乘数效应)与资料分析(Python 处理文旅消费数据)。
申论:关注 “乡村振兴 + 文旅融合”“智慧旅游监管” 等热点,结合陇南康县乡村旅游试点案例。
面试技巧:针对技术岗设计 “场景化问答”,例如 “如何利用大数据优化兰州黄河风情线游客体验”,需结合本地智慧文旅试点经验。
2. 核心能力构建
技术栈:
专业工具:精通 Adobe Creative Suite(PS/AI)、SketchUp 等设计工具,掌握 Unity、Unreal Engine 等虚拟场景开发技术。
跨学科知识:学习文化遗产保护(如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在游客画像中的应用)。
认证体系:
基础认证:考取导游资格证,月薪可提升 1000-3000 元。
进阶认证:通过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年薪可达 40-80 万元,需完成 700 个职业实践单元。
政策认证:参与甘肃省 “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考核通过后可申领 “陇原人才服务卡”,享受购房补贴(本科 5 万元)。
3. 地域适配与政策红利
甘肃省优势路径:
基层就业:选择县区级文旅局或乡村振兴局,竞争压力较小(如康县岗位竞争比 33:1),且可积累乡村旅游项目经验,为后续遴选至省直机关铺路。
校企合作:加入兰州文理学院与甘肃文旅集团共建的 “文旅产业学院”,参与本地智慧景区项目,优先获得就业推荐。
跨区域发展:
长三角 / 珠三角:瞄准携程、同程等头部企业,应届生起薪 20-30 万元,但需具备文旅产品全流程运营经验。
政策红利:杭州对智慧文旅人才提供 “人才码” 服务,包含每月 2000 元租房补贴与创业扶持资金。
4. 长期发展策略
技术专家路线:深耕智慧文旅与乡村旅游咨询,通过复现顶会论文(如 ICCCM 会议成果)提升学术影响力,5 年后可晋升为技术总监。
管理转型路径:3-5 年经验后攻读 MEM(工程管理硕士),向文旅集团项目经理或教育培训机构合伙人转型,需提升项目申报(如中央预算内资金申请)与跨部门协调能力。
四、行业趋势与机遇(2025-2030)
1. 技术范式革命
元宇宙文旅融合:甘肃省启动 “敦煌元宇宙” 项目,需人才开发虚拟洞窟游览与数字藏品发行系统,相关岗位薪资较传统文旅高 40%。
低空经济渗透:国家低空经济试点扩大至甘肃,无人机文旅巡检、空中旅游航线规划等催生 “文旅 + 通航” 复合型人才需求。
2. 政策与市场驱动
国产替代加速:国产文旅管理软件(如旅豆学堂)渗透率提升,掌握自主可控工具者优先获得政府项目机会。
投融资模式创新:甘肃省推广 “文旅 + EOD” 模式,参与项目者需具备财务建模与风险评估能力,如兰州黄河生态修复项目。
3. 人才缺口领域
高端技术岗:文旅大数据科学家(供需比 1:12)、元宇宙场景设计师(供需比 1:15)。
跨界融合:旅游管理 + 人工智能薪资比单一学科高 50%,具备 Python 编程与文旅数据分析能力的候选人竞争力突出。
五、风险与应对
技术迭代风险:传统导游服务需求下降 15%,需每 1-2 年更新技能(如学习 Unity 虚拟场景开发)。
区域竞争加剧:兰州市智慧文旅岗位竞争比从 2023 年的 30:1 升至 2025 年的 55:1,建议通过开源贡献(如 GitHub 文旅数据分析项目)提升技术影响力。
总结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在 2025 年呈现 “文旅消费升级与区域特色融合” 的特征,成功路径已从 “单一服务能力” 转向 “政策敏感度 + 数字化落地能力”。建议学生构建 “文旅管理硬核技术 + 数字工具应用 + 区域政策适配” 的三维能力模型,重点关注兰州黄河风情线智慧景区、陇南乡村民宿集群等本地标杆项目,同时通过研学旅行策划师、PMP 等认证提升竞争力。在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持续学习能力与战略视野将成为职业发展的核心护城河。